许多人都很好奇搜索行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过程,让大家在上网的时候离不开它,就好像一个生活的必需品一样。那么真正隐藏在用户查询的背后那些搜索意图的又会是什么呢?这些需要我们仔细去研究研究,也只有这样,才能真真正正的提高用户的体验度。

许多用户在解决一些任务或者事项的时候,碰到了平常没有接触的东西或者有些陌生的概念需要理解,这样就产生了对某些事物的需求,这时用户会在初步头脑中慢慢形成自己所需要的关键词,将将关键词提交给搜索引擎,然后对搜索引擎所给出的结果进行浏览。当用户发现搜索结果并不能完全解决自己的信息需求,这时就需要根据搜索结果所得到的启发,改写自己的关键词,再将信息需求更为准确地描述出来,之后重新构造新的查询请求关键词,直接提交给搜索引擎,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这样就形成用户和搜索引擎交互的闭合回路,直到搜索结果要么解决了所需要么搜索几次仍未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这样用户所产生的这些信息需求慢慢的到后会成为用户查询,这些中间都存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素。比如,用户不一定在开始的时候就能找到适合的关键词,就算是找到了,未必所得到的结果能完全概述用户的信息需求,就是说在形成查询的过程中会存在信息丢失等问题。所以在后续循环查询中,关键词改写就是用户要逐步解释说明信息需求的一个过程。

一般用户查询的方式有3种方式:一是抽象化改写,二是具体化改写以及同义重构的改写,三是抽象化的改写,就是将原来的查询再次进行语义的抽象。例如,原先的关键词是“东北虎照片”,我们可以将它抽象化为“老虎照片”,这是因为从语义概念层次范围来说,“老虎”要比“东北虎”更为广泛,它直接包含了“东北虎”这一概念。这是一个抽象化的过程。而我们之所以要做这样的改写,是为了用这种方式来查询到更加宽广的内容信息,假若我们第一次查询的东西很多,信息量足够满足我们的需求,那么我们就没必要非得通过概念广泛化来提高搜索的召回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