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对底部导航进行相应的剖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种,是最常见的全局底部导航。这种导航微信是用的最普遍且层级最高的。全局导航在切换时互不影响,在首页进行滚动查看后换回来依然还在原处,这种导航有四大特点:

四大导航内部界面互不影响

切换后不会重新刷新界面

四大功能同等级别

随时切换,扁平关系

那么这种导航的应用场景需要具有几大特点:

高频次切换模块的需求,多见于社交场景

几大功能模块优先级较高且平等,多见于APP首页的全局

二、H5底部导航

第三种我们称之为跳转底部导航,这种就仅仅是形式上的底部导航了。因为除了主页之外的功能,跟首页导航是上下级的关系。这也就意味着,剩下的几个导航基本完完全全相当于按钮,只不过是导航样式的按钮摆放。特点如下:

点击后是跳转刷新,新界面导航不复存在

不可切换,是前进后退的关系

这种导航在我们希望突出某种功能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且前提是多个导航功能之间没有切换的需求。

  四、驼式底部导航

如图所示,我们假设ABCD为四大功能。根据上文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全局和H5的差别几乎只在于切换时的真独立切换还是需要刷新。

跳转式的底部导航功能结构是分两个层级的。

驼式导航的驼峰要略高于其他几个层级。

对于功能模块想应用底部导航的情况,要根据功能结构需求而定。

  应用场景分析

四种导航除了应用在不同场景之外,我们需要对应不同的交互和视觉方案,考虑以下几点:

是否需要滑动切换还是仅仅允许点击切换?

跳转动画及动效适合哪种?

命名规则和划分是否互不干扰完全独立?

刷新场景的数据量大小,是否适合高频切换刷新?需要如何做本地缓存配合?

充分考虑布局及交互后,我们才能拿出一个完整的导航设计方案。

  结·从导航开始

底部导航的应用目前演变形式多样化,交互动效也比较丰富。我们要谨记这个设计的初心即“导航”二字,底部的导航是视觉习惯的终点,也意味着当我们这个界面操作结束的时候,想换界面的时候,目光是停留在界面下方的。所以底部导航要做的就是在用户犹豫的间隙,给出指引和导航。这是底部导航之余TAB页的区别,TAB页体现的是一种角度视角的划分,类似于一种筛选,而底部导航则代表着门和通道。

至于这个门和通道怎么设置,你给用户的是四个互通的门,还是四条平行的路,亦或是其它关系层级,是需要我们在做布局和分析时考虑的永恒话题。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